文昌塔历史
文昌塔位于广西合浦县城南约3公里处,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,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。塔为八角形,高约36米,7层叠涩密檐砖塔,其造型从底层向上逐层收窄,塔顶为一红胡芦。文昌塔的名字,是取南方丁火文明之义,南面方位属“火”,在廉州之南建文昌塔,实为选个风水宝地,期望廉州文明昌盛。文昌塔现为广西南部宝塔之冠,这对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及建筑力学都有较大的价值。
据明崇祯十年版《廉州府志·卷一·图经志·历年纪》记载:“(文昌塔)址于城南之冈,累七层,高丈十,贯以阶升,外扃以环道,翼以扶栏,朱碧辉映,时有铮铮之声。峭出之间如文笔状,固一郡之望也。” 建塔,是祈福出人才。
文昌塔传说
修建文昌塔的时候,有个故事在合浦民间流传更广泛:
故事讲的是明代的某一年,廉州来了个外国传教士。这传教士目光犀利,能看穿石头。一次,传教士来到江边,一眼就看出水里有头大犀牛,大犀牛是灵物,预感有灵物的地方,日后必出大人物,传教士不希望我们这里出大人物,于是便编造谣言说:“河湾中的犀牛是个妖孽,不除去终有一天会祸害地方。”官府听其怂恿,便在河湾旁的山坡上建起一座酷似牛鞭的塔。塔落成后,每到太阳升起时像鞭子一样不断抽打犀牛,使之无法安生,只能逃往别处。此后,廉州便少出俊才了。虽然是民间传说,但是至今当地人称此塔为“番塔”,看来也非空穴来风。
微信公众号
分享IT信息技术、北海生活的网站。提供北海本地化的信息技术服务。